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10-20 10:20
摘要: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处与信息化时代,所以教育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由于目前仍旧处于信息化教育建设的初级阶段,尚且缺乏科学条理的理论来指导其发展,所以很多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贫困的地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坎坷,所以本文将先分析如今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根据如今学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份科学可行的方案,希望能够给我国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引言:
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当中,便是所谓的学校信息化的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充分的将网络的优点和特性应用于教学当中,网络的主要特点便是信息的实时性和共享性等,若将这些特性应用于教学便可以很好的保障教学资源的实时信息化和智能化,更利于学生和教师们及时掌握第一手教学和学习资料。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对于学校的传统化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很大的变革。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教学更加便捷,还让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充实,而学生也可以不仅仅将学习局限于教室之中,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如今我国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距离原本定下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研究仍需重视。
一、当前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一)缺少科学指导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很多学校走了很多弯路的主要原本便是因为科学指导的缺乏,由于缺乏科学条理的理论指导,使得很多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建成之后出现了设备兼容性和设备效果不佳等很多不良情况,这严重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校内网的建设上存在很多学校并不注重校内网的长远发展建设,只是将可用的资金一次性的应用于信息化建设当中便不再继续密切的关注其发展。而且,如今学校信息化建设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尚且没有较为成功的案例经验可以用来参考,所以很多学校只能将投入资金的多少来当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参考方向,由于这种错误的参考方向,使得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上各学校的发展表现得极为不平衡,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缺少完善配套机制
中小学校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设立应用于监管校园网应用情况的相关部门,并且由于这种监管机构的缺失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们授课,在课下时间还要担负起校园内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工作,为了教师们能应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来授课,信息技术教师还要给学校的教职工人员进行演讲培训工作,这些工作不但繁琐复杂,而且工作量极大,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又因为很多学校对这些工作的关注度不高,对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没有给予专门奖励政策来激励他们工作,长时间下来,使得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逐渐下降,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行也有很大影响。
二、应对方案研究
(一)制定科学规划,指引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经济化、合理化问题。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在运行上也会产生很大的成本,所以学校应该制定经济化、具有应变性的发展规划,并且还要根据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对其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而言,资金可谓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大路上最大的阻碍,信息化设备更新较快,且价格昂贵,使得这些学校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定要首先制定一个科学化的目标方案,来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起到指导性作用。贫困地区要集合社会各界的帮助,并且积极完成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实现有效的城乡教育均衡进步
1.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率
学校要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的管理配置,将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建设成寄宿制的学校,让一些留守在家的儿童能够在学校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且支持一些大城市受到过专业教育培训的教师到这些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支教,帮助这些学校的更好的深化信息化建设。
2.实现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教育部门应该多为教师们创造一些外出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们提高其学历水平。相关部门还应该多制定一些鼓励政策来鼓励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者教师去贫困的地区参与支教,并且给贫困地区的教师提供到大城市学校学习进修的机会,保障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3.扩大优质教育辐射力
解散一些规模较小的、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着重培养那些优质学校,使其形成辐射力,在一定区域里与其他学校资源共享,帮助他们发展,强大的学校帮助弱小的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各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达到“同优”的目的。
三、结语
总结如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小学校的发展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发展的速度以及规模上都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缺乏科学性的理论指导,教师和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薄弱。只有制定科学性的理论指导、均衡城乡建设发展、丰富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够逐渐推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胡永斌.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7(10).
[2]伍海燕.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10).
作者王灶顺
上一篇:淋浴间智能温控节水混水阀系统设计 下一篇:新疆伊犁一次大降水天气分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