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10-15 09:22

  摘要:在小学课程学习中,数学是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比较单一、枯燥,对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趣味教学法的使用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突出。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1趣味性教学法的阐述

  所谓的趣味教学法,从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趣味化的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法的开展,可以借助多种不同的渠道,比如教学游戏、趣味案例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教学价值显著。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法通过各种新颖的、与学生兴趣相符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趣味化呈现知识,增强学生理解。实施趣味化教学,可以让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加趣味化,摆脱了以往板书式教学的局限,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趣味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为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教师要注意营造趣味课堂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高低。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前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的多少,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么怎样快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时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将知识点合理穿插在故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主分析其中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提高学习能力。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时,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做会增加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探究本课的知识点。也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小物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试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教师问低年级的学生:“用剪子在一个小纸条上剪4下,纸条会被分成几部分?”这时很多学生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四部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条和小剪子自己试一试,究竟纸条会被分成几部分。实践出真知,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后就会让学生直观的学习知识,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2结合游戏进行趣味化的教学

  利用趣味问题可以起到激活课堂的效果,而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如在教学周长的相关知识前,可以创设一个“量一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或三角板,对课桌四周的长度进行测量,然后记录下具体的数据。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动手实践,也让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对周长的知识完成讲解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桌周长的计算,看看自己之前测量的结果是否正确。再如讲解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创设一个“计算比拼”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带有数字的小卡片,每个学生随机发四张,这样一来每个学生手中就有4个数字了。之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学生通过混合运算,将手中的数字通过运算得出教师所给的数字,同时可以约定规则———4个数字至少用到3个,计算方法至少用到2种。比如一名学生拿到了13,9,7和3这4个数字,而教师给出了37,那么可以计算得到13×3+7-9=37。活动结果时,对于计算正确最多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此一来,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机构已经极为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情况,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小学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正在积极的倡导小学数学教职人员要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经实践研究发现,趣味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金虎.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5(01).

  [2]闫素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5(31).

  [3]陆金菊.加强趣味教学启迪学生智慧[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05).

  作者莫鹏

  推荐阅读:小学数学教师投稿容易吗

上一篇:彝族烟盒舞活态传承的方式研究 下一篇:半导体工艺测试设备应用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