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9-27 09:33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之下,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对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它可以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简化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好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实践策略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出现。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应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收到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值得教育者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助力。
一.关于微课的制作和实际应用
微课实际是指微型课程,起源于美国,是将教学作为目的的微型情景化的教学视频。它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教学当中某一知识点展开,属于教学课程中的一个片断,并不具有系统性。其特点在于主题突出、重点明确,同时具有资源丰富和情况真实及节奏紧凑的特点,其篇幅虽微,但内容“精”和“妙”,时长大约10分钟,内容十分丰富。微课有多种制作方法,设备也无须太先进,最简单的可以用手机及几张纸就能制作完成,常用的形式是PPT课件,并将讲授课程以屏幕录像的形式制作成小视频。微课实质上是一种可在网络上传播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在个性化学习方面的需要,能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自由化选择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微课的评价与交流,家长则可据此对学生进行辅导,可谓多方受益。
二.当前应用微课学习的现状
(一)在类型上体现出多样化特点
从微课类型来看,它可以分为授课型、解题型、答疑型和实验型4类。
1.“授课型”微课
该型微课主要是教授生物课程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及考点,其主要优点在于形式上的多样性。以这种类型的微课课件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主要讲授的是某一个知识点,能够将难懂的知识分解,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认知,迅速掌握必要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解题型”微课
该类型的微课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制作的,其的目主要是为了解题。学生据此可以练习典型题型,做到在了解解题思路的同时,实现题型接触种类的不断拓宽,以便于能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在设计与制作上呈现出精细化特点
高中生物微课涵盖以下选题、制作、录制和发布四个环节。部分教师在进行微课的制作时,题目选择上过大,使得因时间有限而无法有效加强微课内容,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对于制作环节而言,由于网络越来越发达,获取课件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使得制作出来的微课越来越生动。对录制环节来说,它是制作微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准备好录制设备并做好脚本的编制,需要注意避免脚本台词的繁琐化、语言的粗糙化这些弊端。对发布环节来说,主要是做到发布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要保证其与课堂授课内容的一致性,使微课的作用最大化。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微课的具体实践
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策略:
(一)以微课教学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
生物科目教学涉及到诸多的文字性内容,为便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可以采取把文字内容转化为图像的方式。所以,导入新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利用起来,将它引入到生物教学微课中,制作成内容丰富直观的微课视频,使学生的课程预习变得更加容易简单。
(二)微课选题上要坚持“小而精”的原则
微课在主题选择上要做到“微”,主题如果过大,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的选题内容。同时,在主题选择上要做到综合性考虑,既要保证其准确性,也要把握学生的准确学情,以突出主题的典型性,实现微课主题“小而精”要求。
(三)微课设计上要明确主线
这主要是指实验型微课的设计而言。因此,教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做到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主要流程,提前预设好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然后以动态视频为学习手段,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直观印象。
四.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当今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已经使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应该充分学习和利用好微课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做到把握基本原则、掌握基本策略,从而制作出更加精良的微课课件,使微课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2]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4(5):27-28.
作者李慧琴
推荐阅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上一篇:突破政工建设瓶颈提高政工建设水平 下一篇: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的分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