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9-04 09:37
摘要: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正式进入经济转型的新时代,在此期间,农业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必须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词:农业结构;农业发展
引言:
现代农业观念的提出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通过现代方法提高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是实现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农民知识水平的影响和当地农业发展不平衡,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
1现代化农业概述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完成,与传统的农业发展观相比,现代农业以现代发展观为核心,注重在发展过程中运用更多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手段。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更注重实现农业生态发展,转变落后生产经营观念,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更高水平。
简而言之,在农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从农业基本概念到生产经验的一系列变化发生了由内到外的重大变化。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使用的农业生产设备比较简单,农业生产后处理方式相对单一,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较少。然而,现代农业所涉及的含义,从种子种植,到各种农林牧业的培育和繁育,以及后期产品的销售,推广和运输,都更为广泛,现代农业形成了连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经济链。
同时,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培育种植和生产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技术因素,因此,现代农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各种资源的过渡使用给当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种植过程中适当改进养殖技术,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突出的区别在于,现代农业具有更加市场化的视野,而且在发展中以市场为导向。因此,现代化农业除了通过生产获取利润外,还通过拓展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和农业文化升值等形式,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充分分析当前的消费心理,拓展农业现代化的盈利途径。因此,综合而言,现代农业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以市场经济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支撑,通过使用高科技生产设备,尊重发展自然社会环境的规律。
2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种植结构不合理。在农业结构方面,虽然畜牧业发展与以往单一种植业相比逐步增强,但林业和渔业发展仍较缓慢,整体农业经济比重仍很低。在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中,过分强调粮食作物,忽视经济作物的种植,导致农业生产中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不成比例。不合理的农业种植结构导致农产品严重短缺,生产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2缺乏合理的营销手段。由于产品信息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市场没有相应完善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平台,市场上缺乏大型电子显示屏,及时更新了外部市场的各种变化。二是产品宣传不到位,只有加强产品推广,才能逐步形成品牌效益,进而提高产品的无形价值。例如:中国吉林省人参含量丰富,但不能卖高丽参应有的价格。这是因为吉林省内部市场消费非常严重,重要的人参产区有几个品牌,品牌之间将会出现内部价格战。由于这些人参销售市场有限,企业只能以较低的价格竞争市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公开市场业务模式。
2.3农业生产产业化建设不到位。虽然目前农业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但目前农业生产的销售仍以自营生产方式为主,大型企业无法形成。业务范围小,生产不集中。由于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非常重要的是种植业的规模无法建立,另外,由于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商品意识。农作物的概念仍然是以服务为基础的,农作物不能以商品处理的方式出售,农产品机械化进展缓慢导致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单靠农产品的销售不能充分反映农产品的价值,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没有一定的竞争力。
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策略思考
3.1加强农业信息管理。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向农村传递信息。为了增加农村信息化,我们必须在很多方面收集信息,以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和有效,其次,要对外界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及时发布符合农民文化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新闻。另外,要根据时代变化及时更新信息供应渠道,中国的市场经济与世界接轨后,信息更新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确保政府传递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必要不断检查和更新沟通渠道的畅通。
3.2逐步建立企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生产企业化管理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有效业务模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生产企业化可以将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兼并与外部大农产品市场结合起来,更容易获得更准确的新闻和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增加农业专业化。在农业发展中,小农与外部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承包地制度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实施农业产业化,才能不断促进全面发展。
3.3注重劳动与科技的结合。
虽然目前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农村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一些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不足的现象中,不能盲目追求科学技术而不是劳动,要坚持走劳动力和科技相结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完成城市化后,我们不能开始建设农业现代化。
4结束语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目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依然充满坎坷,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有关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将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杜占元.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关于“2011计划”有关情况的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2-05-22(3).
[2]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笔谈,2011(29):12,1762-1763.
作者宫雨乔李国红
推荐阅读:现代农业装备期刊论文发表
上一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策 下一篇: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