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31 09:24

  [摘要]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不仅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是社会发展的 重要基础。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农业发展务必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发展,全面引入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全面落实生 态农业,促进农业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不仅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是社会发展的 重要基础。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农业发展务必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发展,全面引入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全面落实生 态农业,促进农业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引言

  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的种植产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 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而推动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行探讨。

  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迈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民众的思想意识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圣坛环境保护工 作越发的重视,为了确保生态保护工作的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要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借 助大力度保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且起到良好的生态保护的作 用 [1]。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务必要对植被的覆盖率加以保障,在生态农业经济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下,降水会顺着土壤 的缝隙或者是根系流入到土层深部,这样才能起到降低地表径流量的作用,这部分降水被土壤吸收储存,是涵养水源 的实际表现。其次,地表径流量的不断下降,能够更加高效的较少雨水对底层的冲刷影响,并且植物的残留物能够对 土壤起到保护的作用,预防雨水的侵蚀,从而实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使得我国环境污 染问题越发的凸显出来 [2]。其次,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使得人们对机动车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这样就会导致车辆 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态势,最终导致温室效应问题越发的严重。 其次,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的对控制起到净化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基础。

  2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意义

  2.1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而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来全 面的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这也是所有民众的职责和义务。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升民众的生活的水 平,并且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而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 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2 有利于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在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质量逐渐降低,最终结果会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这样对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能有效的保证生态环境的 健康发展,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并且污染问题不能有效的加以管控,会引发多种疾病,最终会对 民众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3 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就现如今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来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显得十分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整体质量水 平较低。农民投入的心血无法在农作物的收成方面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3]。尽管我国在农村经 济的发展方面制定了专门的扶持政策,并且加大了科技研究的力度。但是这样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 慢的问题,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解决的。

  4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4.1 根据生态环境评价机制构建农业经济模式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务必要保障农业生产工作要严格遵从生态规律,结合农作物的生长 习惯来创建完善的农业生态机制,这就需要我们要全面的掌握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实质情况以及所有农作物的生长习 惯,并联系现实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业生产计划[4]。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并且要打破传统 种植规律,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创建切实可行的生态系统,并且要全面的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那些低种植 的植物来说,可以利用混合种植的形式,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立体种植形式从能量的流入到流出,都能够从 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的发展形式,单纯的变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完善农作物的防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最 大限度的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利用自然生物相互限制,相互影响的特征,来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防病除害综合 实力,尽可能的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剂量,提升环境的保护力度。

  4.2 加强控制各种污染源

  要想切实的对农村地区的所有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最为重要的是要对环境污染的根源加以准确的判断,只有这 样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所以,要针对农村地区建造的生产企业的资质进行全面的管控, 规避污染性企业入驻,当地政府还要对企业的类型进行全面的掌握,针对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是否 可以在当地租地建厂[5]。针对那些已经建造完成的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要通知其停业整改。如果企业生产对 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当地政府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对其进行搬迁处理。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要对喷 洒的农药分量进行合理的管控。那些残留量大,高浓度毒害的农药不允许流入到市场中,从而避免农药残留过多对人 体健康造成损害。

  5 结语

  综合以上阐述我们总结出,加大力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造工作的全面实施,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 展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推动生态农业 发展的方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规避农业污染问题的发生,做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安 全农产品。

  [参考文献]

  [1]石海霞.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南方农机,2019(19):105.

  [2]赵庆娟.浅谈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20):17.

  [3]张俊恩.浅谈农村农业经济振兴的六种发展思路[J].农家参谋,2019(12):13.

  作者崔玉芳

  推荐阅读:生态环境学报杂志投稿

上一篇: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浅谈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