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前及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17 12:09

  摘要 引见了小麦冬前和春季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小麦的田间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田间管理;冬前;春季

  关于小麦的论文范文还有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小麦冬前及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1 冬前麦田管理技术

  冬前麦田管理是攫取歉收的关键时期,因而要依据实践状况实在增强麦田冬前管理,促进麦苗转化晋级,确保翌年有一个好收成。

  1.1 查苗补种,保证全苗

  小麦出苗后,要放松检查苗情,缺苗 15cm 以上的垄段要停止补种,补种时用同一种类,并将种子催芽至胚部露白或用奈乙酸水溶液浸种 6h 晾干后收获。

  1.2 中耕松土,保墒增温

  从 11 月中旬开端到麦田上大冻前,一切麦田都应中耕1~2 次,特别是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中耕。中耕深度以 3~4cm 为宜,到达松土、保墒、提温、锄草的目的。

  1.3 迷信施肥浇水

  关于整地质量差、坷垃多、跑墒快、表墒缺乏影响出苗的地块,要放松浇水以助出苗;底肥缺乏的,结合浇水追施分蘖盘根肥。

  2 春季麦田分类管理技术

  2.1 返青期反抗划锄

  返青期反抗是一项简便易行、节本增效的重要农艺措施。对秋种整地集约、坷垃多的麦田,反抗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痕,增加水分蒸发和防止根系冻害;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反抗可促使上层土壤水分上移,提墒、保墒、抗旱;对旺长麦田,反抗可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反抗要结合划锄停止,先压后锄。

  2.2 水浇地一类、二类、三类苗和旺苗的管理

  2.2.1 三类麦田的管理 。三类麦田普通总茎数小于 675万个 /hm 2 ,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普通应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追肥,使肥效作用于分蘖顶峰前,以添加春季分蘖,稳固冬前分蘖,添加穗数。

  2.2.2 二类麦田的管理。二类麦田的群体普通总茎数为675~900 万个 /hm 2 ,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稳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作,进步冬春分蘖的成穗率。普通结合浇水追尿素 225kg/hm 2 。2.2.3 一类麦田的管理。一类麦田的群体普通总茎数为 900~1 200 万个 /hm 2 ,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应控促结合,进步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起身期喷施避免前期倒伏的调理剂。关于壮苗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可无效延长基部第 1 节间的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避免生育前期倒伏。应施行氮肥后移,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追施尿素 225kg/hm 2 ,无效地控制有效分蘖过多增生,添加开花后干物质积聚,进步生育前期旗叶的光合速率高值继续期和根系生机,延缓衰老,进步粒重,取得更高产量。

  2.3 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管理

  趁早春土壤返浆、墒情适合时,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素化肥,对添加穗数和穗粒数,进步粒重,添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

  2.4 夏季受冻害麦田的管理

  依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将冻害分为 2 类:第 1 类是严重冻害,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枯槁,普通发作在已拔节的麦田。第 2 类是普通冻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白枯槁,但主茎和大蘖都没有冻死。第 1 类冻害会影响产量,第 2 类冻害对产量根本没有影响。因而,不要随便毁掉冻害麦田改种其他作物。应采取的弥补措施如下。 农业经济论文范例

  ( 1 )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分 2 次追肥。第 1 次在田间冻结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 150kg/hm 2 ,要求开沟施入,以进步肥效;缺墒麦田浇水施用;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第 2 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施拔节肥,用尿素 150kg/hm 2 。

  ( 2 )增强中前期肥水管理,避免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营养耗费较多,前期容易发作早衰,在春季第 1 次追肥的根底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情况,依其需求,在拔节期或挑旗期过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进步粒重。

上一篇: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探讨 下一篇: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