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影像之美 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11 10:45

  内容摘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任务群之一,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影视作品为例,强调影视媒介的价值,探讨借助影视媒介教学需注意的原则,探索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让学生在影视媒介的识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跨媒介 影视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

感受影像之美 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重新凝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它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任务群之一,它的学习目标包括:关注当代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化,辩证分析网络对语言、文学的影响,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借助媒介(注: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形式,本文以影视媒介为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课程美育功能,是培养学生“跨媒介”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中,在网络、数码、移动通信平台的发展下,阅读、交流平台和交流方式更加多元,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不断改变,传统的认知方式不断被刷新,语文课程应该顺应时代寻求语言运用、文本阅读的创新路径。纸质阅读亦不再是阅读的唯一途径,融媒介的阅读时代已然到来。以影视资源为例,在媒介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学生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些真正有趣味、有思想、有意境、有深度的影视艺术,这是对学生的学习的一次挑战,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次考验。

  一.影视作品作为课外学习资源,它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影视资源能创设高度审美的教学环境,丰富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影视作品作为课外学习资源,它综合了其他媒介的特点,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日常教学利用优质的影视资源,最大限度扩大阅读覆盖面,积极创设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文本情境,使学生有所感悟,为学习任务所驱动,有所借鉴和模仿,有所表达,在艺术与科学之美的熏陶下,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通过鉴赏影视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美育功能。优秀的影视资源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灵魂对话,发现自我,叩问自我,挖掘生命的深度与广度;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的思考,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影视资源能丰富语文的学习手段,提升学生的鉴赏品位。

  影视艺术兼容了语言、音乐、绘画、摄影、建筑多种艺术特性,并把它们有机地整合在自身形态中,使其在动态的影像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新闻播放、故事片、科技片、系列片、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等,为各类文化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弥补了学生直接观察生活的不足。借助影视媒介,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影视交流活动,如影视配音、采访、写剧本、表演模仿、影视评论、辩论等。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外的学习活动,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利用影视媒介,有助于学生学习、积累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自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从而形成积极的鉴赏态度,完善其人格,提升其人生境界。

  二.借助影视媒介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注意的原则

  (一)建设优秀的影视资源库

  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和杰出的文学经典一样,能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能触及人的灵魂深处,能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高内在修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收集影视精品资源,在收集的过程中培养鉴赏水平,教师进行筛选、整合成一个相对精练的校本资源库。同时,以主题为单位,整合不同类型的电影,形成结构独特,文本配套、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校本视频资料。

  (二)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媒介知识和参考资料。在开展活动之前,要通过问卷、测试、问答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合宜的学习支架,如影视媒介的阅读,要为学生提供影视镜头的选择、切换、拼接等影视概念的知识……

  三.借助影视媒介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提供优秀的影视资源,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语文世界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个任务群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首先要为学生精选优秀的影视资源,挖掘影视媒介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美,鉴赏美。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可以剪切戏剧《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珙分别时的场景,借“碧云天”,“西风紧”的背景,学生体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情别意;学习《边城》时,剪辑有关湘西风土人情的片段,让学生感受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的情调;学习《春江花月夜》,可以播放《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让学生在音乐的享受中感受那如梦如画,如痴如醉的诗意……学生在美好的艺术画面和乐曲的熏陶中,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力、感受力和鉴赏力。

  (二)影视资源有效介入语文教学过程,助力学生“跨媒介”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跨媒介学习共同体的支持下,通过阅读多种媒介的语言材料,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影视资源适时适当介入高中语文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媒介”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四.结语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媒介,它整合了多种艺术特性,具有较强的再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优秀的影视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习资源渠道,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探讨影视媒介的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之美,倡导阅读分享与交流,丰厚学生学养,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热情,提升阅读审美境界,培养合作探究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作者:吴瑞芬

上一篇:素养导向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探析 下一篇: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