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视野下初探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灵魂说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10 09:44

  内容摘要:亚氏德性教化思想也有灵魂学说以及形而上学体系作为支撑,亚氏的灵魂二分就是德性结构论的理论来源​‍‌‍​‍‌‍‌‍​‍​‍‌‍​‍‌‍​‍​‍‌‍​‍‌​‍​‍​‍‌‍​‍​‍​‍‌‍‌‍‌‍‌‍​‍‌‍​‍​​‍​‍​‍​‍​‍​‍​‍‌‍​‍‌‍​‍‌‍‌‍‌‍​。此外,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伦理思想也为亚氏德性教化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此之上亚氏建立了更加完备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教化 形而上学 灵魂说

  亚氏德性教化思想同时也建立在他的灵魂说和形而上学的基础上​‍‌‍​‍‌‍‌‍​‍​‍‌‍​‍‌‍​‍​‍‌‍​‍‌​‍​‍​‍‌‍​‍​‍​‍‌‍‌‍‌‍‌‍​‍‌‍​‍​​‍​‍​‍​‍​‍​‍​‍‌‍​‍‌‍​‍‌‍‌‍‌‍​。他将灵魂分为理性与非理性,据此将德性分为相对应的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亚氏以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的教化为主线,针对两种德性教化手段的不同以此来对德性教化方式做细致的论述。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即道德德性由习惯训导,通过实现活动塑造各种德性的品质。道德德性具体教化方式为:音乐、悲剧、政治实践以及法律。灵魂的理性部分即理智德性,由理性的教导完成了对灵魂的改造活动。亚氏强调对理智德性最高级的教化方式是沉思,因沉思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最好的德性。个体的灵魂受到教化后,理性指导和德性内涵共同参与到个体生存价值的追寻。亚氏将德性教化的最高目的定格于至善的理念,把幸福融合于生活实践而不是空想的理论,积极倡导个体完成实现活动。从现代视野来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教化思想,如强调理性在德性教化中的作用,实践在道德德性教化中的价值以及对幸福的关照等,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教化视野下初探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灵魂说

  一.形而上学中教化的理论基础

  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形而上学最初研究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关于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又是由什么构成等一系列问题都被纳入了形而上学的讨论范围。亚氏的形而上学与前人的不同首先在于他研究的是“存在的存在”,追寻蕴藏在事物之中的要素,洞悉发展变化的原因。另外他突破柏拉图的理念论,坚持认为任何理念的存在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实体作为载体,不存在完全脱离实体的纯理念。在《形而上学》中亚氏谈到质料与形式时说到质料是一切变化发生的基础,事物的形式才是其原动力。与其两者具有同一性的是潜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一切潜能〈能〉或如感觉,秉于内涵,或如吹笛得之于实习,或如艺术得之于研究;凡由实习与理知所得的潜能,必先经操练。非理知潜能之内涵于蕴受者,不假操练而自备。”亚氏强调潜能是蕴含在现实之内的,使潜能转化为现实的途径只有反复的练习。得益于“操练”现实才能完成。这也是亚氏强调的实现活动对于德性养成的重要性的依据。道德德性依靠习惯,习惯就是在实践中反复的“操练”,从而将其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亚氏还认为一种潜能只能实现一种对象,“而一个潜能同时做两件事,也是不成的,他只能在适合的条件下做那适应于其潜能的一件事。”每一种具体的德性来源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习惯做勇敢的事不会因此变成节制的人,节制的德性来源于做节制的事。从潜能到现实,中间经历的过程就是亚氏在其德性教化思想中阐明的实践的意义。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必须有实践的参与,所以亚氏说成为一名好的医师须得经历学习和从医的过程,一名优秀的弓箭手也必须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技巧。亚氏在其形而上学理论中还提到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实和潜能谁为先?在现实之前驱动潜能向德性转变的始因又是什么?在德性获得之前,德性行为从哪开始?亚氏的观点是凡是能生成的,事先已有可以预先生成的生成;凡能变化的,也有可预先变化的变化。因此潜能转化为现实之前,必然已经掌握了现实的某些要素,个体的德性实践也是基于对德性的部分内涵的掌握。亚氏认为在变化后期的部分,在形式和本体上是优先的;生成的实体都是趋向形式的最终目的,而现实就是追求的目的所在,潜能也要在这个意义上完成对现实的责任。

  亚氏通过类比法分析现实与潜能的关联,他认为处于学习骑术中的是潜能,已经掌握了骑术的是现实。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一结论:现实是已经获得的结果,而潜能是完成的状态或过程。因此,靠实现活动养成的习惯在还没有成为某种德性之前,仍然只是潜能。使习惯转化为德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是实践理性的获得。实践理性就是明智,明智的养成又与道德德性息息相关,但同时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根据,现实是先于潜能的,所以实践理性又是先于习惯的,或者说是先于道德德性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德性教化的另一个根据,通过习惯训导养成的道德德性只是一种质料,习惯训导只是第一原因,而通过教导养成的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融合才是真正德性的达至,理智教导才是第二原因,是形式性的根本原因。这将在后面的论述中详细阐述。

  二.灵魂说中教化的实践意义

  早期基督教将灵魂分作“灵”(希腊文pneuma)和“魂”(希腊文psyche)两部分。“魂”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无论是本体论知识论、政治伦理论,还是思辨的哲学、实践的哲学,都离不开灵魂学说。没有灵魂说,也就没有这些哲学的内涵。或者说,这些哲学理论都是在灵魂说之上生长起来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看法虽与柏拉图存在差异,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两者都承认灵魂具有理性,理性是灵魂的本质属性。

  首先,在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上,柏拉图主张灵魂是与肉体绝对分离的实体。灵魂是先于肉体存在的,并且受肉体的限制不得见真理的存在,需不断的更新灵魂以摆脱肉体的阻碍。亚氏的观点与柏拉图截然不同,他认为灵魂和肉体互相依存。“灵魂就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头等现实性”,从这一点来看,亚氏将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与此同时,他也将灵魂的优先等级提到了肉体之前,灵魂是肉体存在的意义和原因。其次,在灵魂的划分上,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智属于理性,欲望属于非理性,激情处于两者之间。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性部分才是最高级,唯有理性才是获得至善的途径。人的欲望和肉体感官的需求都是低层次的,想要获得幸福就必须遏制感情的需求,完全用理性去指导身体活动。亚氏则不同,他虽然也将人的灵魂分为有逻各斯与无逻各斯两个部分,但是他将非理性部分又细化为植物与动物两部分。植物性部分无逻各斯可言,因此它不划定为人的德性。欲望部分虽然从源头上来说没有逻各斯,但它在实践中能够听从理性的指引,因此也分有逻各斯。他认为拥有理性的人并不是能够完全不受非理性的影响,而是在理性可允许的范围内活动。真正理想的生活应该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完全排除非理性的因素则倾向于禁欲主义,这是亚氏所不提倡的,也是与柏拉图灵魂说不同的地方。

  柏拉图与亚氏灵魂说最大的一致性就在于二者对理性的认同,都将理性作为灵魂中有逻各斯的部分。两者都把理性看作是获得美好生活最重要的能力,是灵魂的本质。理性是我们探索与发现世界,并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通过理性,我们获得解决问题正确的办法,对待事物正确的认知。理性使得所有的实践活动都能够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向推进,尽可能降低非理性情感带来的不确定性。理性是通往至善的必经之路,任何想要获得幸福的人如果想绕开理性,试图寻找幸福是不可能的。理性虽是实践生活的指引者,但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理性。理性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可具备的能力。只有在实践生活中不断调用我们理性的功能,让理性参与到德性的管理中,我们才会获得教化,提高理性能力。一个高尚的人就是接受了教化并且成功表现出教化结果的人,是在实践生活中按照理性的教化获得幸福的人。

  亚氏对德性的划分也是基于对灵魂的洞悉,他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两个部分。基于灵魂的划分,相对应的将德性分为道德德性(moral virtue)和理智德性(intellectualvirtue)。理性部分对应的是理智德性,非理性部分对应的是道德德性。亚氏在德性划分上与柏拉图都持有结构论的德性观。道德德性与人的情感、意图以及欲望相关,拥有良好德性的人表现出的是情感和欲望的适当。任何一种情感或意图的过度和不及,都不能称之为好的德性,而是与之相反的德性。比如锻炼的过多或者过少都会损害健康;什么都不怕或者什么都怕,都不是勇敢的表现;对快乐沉溺与冷漠的态度对应的是放纵和冷漠。道德德性讲求的是“度”的恰当,无论从外在的表达,还是内在的活动,都能基于自身的德性做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道德德性包含的内容有:勇敢、正义、节制等。亚氏认为道德德性是由习惯形成的,从词源上说,道德(moral)一词也是由习俗演变而来。理性德性是人灵魂理性部分表现完满的结果。它主要包括五种,即科学(science)、技艺(art)、明智(prudence)、智慧(wisdom)和努斯(intuitive reason)。在属理智德性的这五个部分,都是在理性的作用下形成的。亚氏认为理性是靠教导产生,需要个体在教导过程中获得经验,养成理性品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选择。

  亚氏德性二分的德性结构论是他阐发教化思想的前提,依据德性的不同,采取的教化方式也不同的教化理念是亚氏伦理学思想的特点之一。明确的结构划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存在争议的美德是否可教以及怎么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2]黄颂杰.灵魂说: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灵魂说研究[J].学术月刊,2006,(38):62-65.

  [3]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8.

  作者:刘 欢

上一篇:民族精神与沈从文理想人性的构建 下一篇:从南朝乐府民歌看南北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