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向海经济”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07 09:54

  【摘 要】本文分析向海经济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针对向海经济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历、教学材料缺乏、学生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向海经济发展需求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深入向海经济企业中,全面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做好课程标准设计;以现代学徒制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向海经济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现代学徒制 信息化教学

  关于高职英语的论文范文还有高职英语网络教学的重要性,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基于“向海经济”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紧靠北部湾,发展向海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广西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充分利用沿海区位优势,在国家发展战略框架中定好自身位置,充分挖掘海洋资源潜力,增强资源利用率,着力优化向海产业架构,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一、向海经济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广西经济“南向发展”,着力点必然是海,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用海,资源的开放和利用上向海,产业架构上靠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西向海经济。

  向海是指面向北部湾的海域,经济则指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向海经济,即为面向海洋,充分发掘海洋资源、以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为目的,从经济结构、产业架构、经贸方式多方位结合海洋优势,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广西是连接“一带一路”东盟与世界的国际贸易通道,广西北部湾港是中国西部地区最为重要的陆海交汇门户。广西的向海经济主要以北部湾的港口群为依托,打造临港产业集群,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生态技术转化、发展大型海洋装备制造等海洋经济,充分发挥广西的沿海、沿边的区域优势,实现开发共享、合作共赢。

  向海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广西的向海经济主要特色也是开放,主要依托北部湾港湾群,建立陆海交汇门户,连接“一带一路”,建设为东盟和世界的国际贸易通道。通过畅通“南宁渠道”参与国际市场交换和国际分工,实现国内市场与东盟市场的衔接和联合,在“一带一路”发挥更大的作用。依靠沿海地区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形成中国与东盟合作开放开发新高地。

  壮美广西的区位优势是“三沿”,也就是沿海、沿江、沿边。截至2018年10月,广西的企业已与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合作,总投资超过20亿元;合作层次领域更深、合作内容更广阔。在引进外资方面,广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加拿大、美国、泰国等境外投资入桂发展。如此大规模的国际经贸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和人才支撑,需要人才助海、教育辅海、创新驱海。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官方语言多达53种,在如此复杂的语言环境下,英语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通用的外语。因此,向海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具有高素质的英语水平,高职院校教学应瞄准需求,积极抓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高职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使高职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向海经济。

  二、向海经济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向海经济的兴起,使参与企业对国际化思维英语人才有了新的需求。当前广西区域内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对参与向海经济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少,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没有及时更新。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难以满足向海经济对国际化思维英语人才的需求。高职学生均是从中学升入高职,学生接触社会较少,除了少部分学生偶有兼职外,其余大多数学生均是没有参加工作、缺乏社会经验的社会属性单纯的年轻人,普遍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社会人才需求不了解,对职业的选择、规划发展认识不足,必然对英语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

  (二)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开始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普遍缺乏在企事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涉外工作经验,无法对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实践锻炼提供专业恰当的指导。向海经济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对向海经济了解不足,对发展向海经济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的英语能力和素质把握不准,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向海经济发展需求下的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深入向海经济企业中,全面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做好课程标准设计。具体如下:

  1.深入企业调查,分析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应该避免由缺少企业工作经验、不了解企业具体需求的教学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应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通过向学生的实习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等不同企业发放问卷;通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对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表。调研企业需求时,应针对不同企业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深入调研各专业工作岗位中的英语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撰写不同专业的课程标准,以满足不同专业培养人才的不同需求。

  2.调查分析学生对英语需求。通过调查问卷,分别对顶岗实习生、在校生、往届毕业生开展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对英语的需求。通过对高职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分析,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二)以现代学徒制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服务经济的有效途径。建立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和企业制造高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作技能、职业精神,有利企业系统培养人才,塑造企业精神,提高竞争力​‍‌‍​‍‌‍‌‍​‍​‍‌‍​‍‌‍​‍​‍‌‍​‍‌​‍​‍​‍‌‍​‍​‍​‍‌‍‌‍‌‍‌‍​‍‌‍​‍​​‍​‍​‍​‍​‍​‍​‍‌‍​‍‌‍​‍‌‍‌‍‌‍​。

  1.打造学校与企业合作平台。在学生的培养路径上,通过学校与企业、企业与学生签订合同方式,明确学生在职业院校是学生和在企业是学徒员工的双重身份。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上,主导双导师教学,即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

  2.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企业要主动参与教学,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课程设计,共同开展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共同考核,实现学校与企业培养机制上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更快更好发展向海经济打造外向型聚集区[EB/OL].(2017-08-02)[2019-03-22].

  [2]袁琳.广西跑出向海经济“加速度”[EB/OL]. (2018-05-14)[2019-03-22].

  [3]周波.基于“一带一路”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2018(7)

  [4]井琳.“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2018(10)

  作者:徐旭娟

上一篇:高师学生教材分析认识偏差及能力提升策略 下一篇:建筑室内外方案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