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浅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6-18 09:54

  摘要:“油茶种植”是农业经济发展项目之一,不仅可以优化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也有助于农业经济产业转型与发展。基于现代农业技术指导系啊,“丰产栽培”是油茶种植技术研究重点,将其用于规模化种植可提高产量与效益,为农民创造更加丰厚的经济收入。结合贵州省油茶种植现状,介绍了丰产栽培技术具体方案,提出符合贵州地区实况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油茶种植;丰产;栽培技术;方法

  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阶段,追求高品质种植模式是行业革新之趋势。贵州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在研发油茶种植模式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丰产种植技术要点,提出符合本地区种植环境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油茶种植目标。“丰产技术”是油茶种植项目的新科技,利用高端技术实现种植效益最优化,提升了农民参与种植行业综合收益。因此,掌握油茶丰产技术要点,对农业经济发展与转型是不可缺少的。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浅析

  1贵州油茶种植现状

  贵州省是我国农业经济大省,每年研发出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项目,为区域经济战略转型提供指导方向。“油茶”种植是贵州农业经济的构成部分,每年为地区经济效益增收提供助推作用。截止2015年,贵州省油茶种植总面积超过230万亩,预计2020年,油茶种植总面积可超过400万亩,年产油茶4万吨以上,总产值超过20亿元。2015年,贵州省农业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全国各地企业实地考察贵州油茶种植项目,促进了油茶种植规模、品质等进一步增长,为油茶种植行业创造了广泛的机遇。

  2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原则

  2.1地域化原则

  结合油茶种植地质区域情况,总结油茶种植生态功能评价意义,提出构建生态功能评价模型的具体方案。早期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不利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国家对油茶种植项目给予重视,在农村特定的环境区域内加快战略性调整,不断实施综合性的生态功能评价工作。

  2.2精细化原则

  农村高产油茶对环境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家倡导各地区农村投资油茶项目建设,旨在营造更加完善的环保体系。油茶种植管护期间,要做好生态化分析与预测,结合地区油茶实际情况拟定项目技术方案。同时,发挥生态功能评价模型的指导意义,对区域地质结构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减小人为因素对区域地质产生的破坏作用,实现油茶种植环境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3.1选择良种壮苗

  当前,贵州省相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广“惠农政策”,鼓励广大农民用户参与种植经济发展。良种是达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认)定的良种有230多个,主要有“岑软系列”、“桂无系列”、“赣州油系列”、“赣无系列”、“湘林系列”、“亚林系列”、“长林系列”。

  3.2选地

  油茶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但要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油茶生产基地,认真选择造林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PH值为4.5-6.5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为最好,土壤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层深厚,质地以壤土、轻壤土或轻粘土为好。

  3.3造林技术

  3.3.1整地

  新农村建设机制下,国家支持地方发展油茶产业,带动农民参与到种植经济建设中。油茶是贵州油茶种植的主要品种,由于其易生长、品质好、产量优等特点,成为贵州油茶行业重点培育与发展对象。通过翻松土壤,加深土层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结构,提高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山地栽培条件下,整地应与水土保持相结合。造林前3~4个月进行,这样有利于土壤充分风化。

  3.3.2施基肥

  农村高产油茶种植是一项复杂性的项目活动,也是对地方生态化建设的综合性指导。为了解决传统油茶管护模式的不足,要坚持综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项目原则,进一步细化油茶种植项目管护步骤,对现场治理管护提供正确的指导,保证油茶种植管护后期达到预定的环保状态。结合整地,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或磷肥1.0公斤,也可施用当地农家肥(有机肥)1.5公斤~2公斤,肥料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再将心土回穴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地面15cm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积水。

  4结论

  总之,倡导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应用,实现了种植区效益增收与发展,能够指导油茶种植项目进行深度加工与处理,提出符合本地区发展实况的油茶种植模式,形成“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盈利模式。同时,面对市场需求日趋扩大化趋势,必须要做好油茶栽培与种植技术,提出符合本地区种植需求的栽培技术方案,从而提高区域种植的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张恒.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6(21)

  [2]邓小章.创新以短养长模式加快油茶产业提质增效[J].浙江林业.2015(11)

  [3]陆建泽.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20)

  [4]农文云.油茶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J].现代园艺.2016(04)

  [5]张惜,邹恭明,薛文志,杨凌月.特色油茶产业种植三大效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01)

  作者:李绍斌

上一篇:油柿嫁接太秋甜柿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晚播小麦独杆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