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6-16 08:52

  【摘要】现阶段,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要想确保棉花高产,就必须要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够更好的达到高产的目的。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棉花的管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棉花;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分析

  关于棉花的论文期刊还有中国棉花加工容易发表吗,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水平。因此分析棉花的管理及高产栽培技术有着现实意义。

棉花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选种管理技术

  1.1品种选择

  要想确保棉花高产,认真做好选种工作至关重要。在选种的过程当中,应充分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状况来选择生长较高、抗病虫害较强的棉花品种。在这里需要我们指出的是,针对一些新型品种,最好不要大面积种植,避免影响到产量。

  1.2种子处理

  在完成选种工作之后,需要做好对种子的处理工作,首先需要处理掉一些破损、腐烂的种子,然后将剩余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并拌种,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用五十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泡两天左右的时间,然后捞出种子拌入药剂并放置到透明塑料袋当中,要确保温度适宜,等到种子开始泛白之后即可开始播种。

  2苗期管理技术

  2.1适时完成放苗作业

  当棉花达到百分之八十的出苗率之后,应及时的进行放苗,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遵循“放绿不放黄”原则,在子叶向由黄变绿的时候再进行破孔放苗处理,为接下来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做好肥水调控工作

  在苗期棉花对于肥料的需求量并不高。如果种植区域属于肥沃土壤的话,那么在苗期可以不再施加氮肥。但是如果土壤贫瘠的话,那么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做好肥水调控工作,满足棉花生长肥料需求。

  3中耕松土

  做好中耕松土工作,能够有效的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将杂草除掉,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更为棉花的根系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在苗期应按照实际环境状况来进行三次中耕处理,在旱季,应采取浅锄保墒的措施,在涝季,应采取深锄放墒的措施。

  3蕾期管理技术

  3.1灌溉排水管理

  进入蕾期,棉花生长对于营养、水分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最好进行隔行轻灌,避免水量过大影响到棉花生长。在涝季,应及时的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影响到棉花苗根系呼吸导致腐烂。

  3.2尽早进行去枝叶处理

  枝叶无法直接开花结铃,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田间通透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棉花栽植密度正常,在去枝叶的时候应全部去除掉第一果枝下的叶枝,然后将主茎叶保留。如果缺苗的话,那么需要保留一两个叶枝,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边行优势。

  4花铃期管理技术

  4.1重施花铃肥

  花铃期棉花生长对于养分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重施花铃肥至关重要,这是保障棉花产量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当中,应充分的结合棉花种类以及实际状况来进行追肥处理。一般来说,初花时期施肥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十左右,主要以水后施加为主;盛花结铃期施肥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需要补充适量的尿素及氯化钾肥。在完成追肥工作之后,应及时做好覆土、灌水工作,避免肥料的挥发。

  4.2精细整枝处理

  通过打顶处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棉株生长高度,为棉铃的发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成铃率。一般来说,打顶时间为每年七月份的中下旬左右。不仅如此,还要做好对棉株的打边心处理,避免棉株出现横向生长现象。一般来说,需要在下部果枝留三个果节,上部果枝留四个果节,在果枝达到计划果节的时候,及时的去除顶心,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棉田通风正常,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止蕾铃脱落的现象。

  5收获

  在棉花完成吐絮之后,应及时的控制好采摘时间,一般来说,在棉铃开裂之后七天即可进行采摘工作。如果过早进行采摘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棉花纤维成熟,如果过晚进行采摘的话,将会给纤维自身的拉力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也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好收获时机,避免出现过早或过晚采摘的现象。

  6结语

  综上所述,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做好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应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在确保棉花产量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在满足人们对于棉织品需求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益,促进棉花种植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山东棉花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3):166.

  [2]李绍伟,楚宗艳,吴超,等.高产优质棉花品种开棉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03):54-55.

  作者:余威

上一篇:谈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 下一篇:浅析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