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6-05 08:48
摘要:对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分析,全面掌握我国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阶段性特征,纵观我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极其重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建设规划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影响,并结合了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对各级推进发展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建议
党和国家一直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奋斗目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针对这一目标不断进行多方面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型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大力扶持我国“三农”的基本条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选择。科学的规划则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完善发展的基础前提。因此怎样科学地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是我国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
新农村建设规划,又称作新农村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是具有综合性、长效性特点的一种计划形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农村区域内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的全面安排部署,是各农村区域以目前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依据,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制定的科学规划。能够对农村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对农村区域内的农、林、牧、渔、副的构成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促进与新农村生产相关的工、商、建、服、运等产业的发展[1]。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当前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部署,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现状的根本方法。
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将农村的居民区与生产用地合理布局,减少了农村的建设用地,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情况,解决了农村饮水、用地、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了农村的安全建设;统筹安排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教育和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用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以人为本,以满足农民的基本需要、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增强综合的生产能力;协调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加强农民的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合理布局规划村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村镇。
(二)基础先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要重点进行交通、用电、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基础建设,确保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2]。
(五)全面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政府也应该切实承担起新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基本责任。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各级政府对农村的建设规划工作不够重视,而且农村缺少建设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导致普遍农村的规划不好,甚至没有规划。有的农村制定了规划,但规划质量低,很多规划是之前制定的,早已经过时了,而且不符合农村现在的实际情况,规划内容也不够全面。
(二)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普遍存在对外交通不便利、村内的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共享性、配套性较差,农民教育文化水平低,医疗卫生、环保等事业落后等问题,农村基础和服务设施配套运行比较困难,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存在大量的闲置基地、空置住宅等,对比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矛盾剧烈。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消耗。
五、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议
(一)科学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包括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制定规划时要遵循各方面的发展规律,高标准,高起点,运用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应该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包括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政策扶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相关制度和规程;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合;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农业生产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要适应农村发展需求,强调产业规划,富民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提高农村农业竞争力,从而使农民利益实现最大化。
六、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由经济、社会、自然等部分组成的纵向规划和横向建设的系统工程。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应该充分把握建设规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断发现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制定科学建设规划能够加快我国农村建设大业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2010,(2):47-53.
[2]邵莉,周东,冯桂珍等.地域性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编写及其实践[C].//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2283-2291.
[3]蔡穗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以广东省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4):619-623.
作者:周云
上一篇:关于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村特色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