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5-31 09:26
[摘要]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交易规模和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为农村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转型升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以及发展电子商务扶贫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种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逐渐形成,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等趋势逐渐显现,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但受制于思想观念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同质化严重现象、人才的匮乏等因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通过分析并结合农村状况,从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引导、人才引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农村电子商务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规模;扶贫战略;观念;扶持政策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
相关政策的扶持,互联网的覆盖率、农村等级公路覆盖率、电子商务相关服务网点数量的逐渐提高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日趋向好。
(一)发展基础逐渐完善,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农产品上行和农村服务业等业务的发展开拓了新渠道[1]。农村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交易规模和覆盖地区面积不断扩大,为农村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村扶贫战略的实施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补齐农业短板,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有效降低农资的采购成本,丰富的农资能够更快更便宜的到达农民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农村电子商务借助于线上平台能够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的销售,降低库存压力和成本;能缓和时令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销售,将数据反馈给农业生产者,使其优化农产品生产模式、针对市场需求生产、淘汰落后农业产能,实现“精耕细作”,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加速农村金融、农村旅游等服务业进入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更好发展。电子商务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在2018年,由商务部指导,29家单位成立的中国电子商务扶贫联盟,帮扶对象覆盖351个贫困县,推动企业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品牌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产品上行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阿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网店近1200万家,较2017年的985.6万家大幅增长,全国淘宝村数量达3202个,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农村庞大的产业人员规模和交易需求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借助低成本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农村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建立农村电商线下服务站和淘宝村,充分挖掘优势产业潜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农村新型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不断深入农村快速发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在对目前农村电商现状的研究中,农村电子商务对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国不同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最活跃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淘宝村95%以上分布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市场规模大、服务体系较完整;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等地区才刚进入初期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思想观念滞后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首先是部分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够重视,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在知识匮乏,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不足,政府对市场秩序缺乏引导、监管。其次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对于电子商务宣传力度不如城市,农村人群对于新的农村电子商务接受能力不足,对于网上销售、网络支付、物流售后等环节不了解,部分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缺乏市场营销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服务能力不足。最后是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危机意识、创新能力匮乏,小富即安,对企业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政策法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范、人才引进四大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重视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持
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起足够重视,出台相关积极的建设意见、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推动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提高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宣传先进案例,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要完善国内的电子商务法规,提供法律支持,加强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学习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的成功经验,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重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政府要配合银行、社会资本,建设多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产业基地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对于农村电子商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贷款、融资支持。在税收方面,对于农民创办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买卖时,可以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消除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顾虑,提高经营积极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降低农村地区入网门槛和资费,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农村电子商务是依托在网络基础上构建的商务平台,良好的农村的网络环境才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商要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上提供网站建设、网店开通、美工设计、店铺装修、营销技巧等教程,让广大农民能够积极主动,无顾虑地参与到电子商务市场中,了解操作流程并自行创办网店,提高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加强农村物流体系的基础建设。结合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倒逼机制,鼓励农村传统商贸企业建设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同时各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站点可以共同打造线下展示店,为农产品提供展示和流通平台,帮助农产品进入网上商城销售。完善农村网络支付和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应当指导农民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手段,消除农民对于网上支付的顾虑,提高在线支付的使用率。建立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格局,对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给予现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9年2月21日)[EB/O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作者:李雪峰 吴家琦 杨杰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论文范文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