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幼儿教育中普通话的作用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5-28 08:36

  【摘要】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热度。围绕幼儿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通过让幼儿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幼儿变得愿意说话、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充分增进幼儿口语教育的标准和全面。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幼儿教育中普通话的实施价值、重要作用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幼儿教育;普通话;学习

  普通话作为我国各民族相互连接、相互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通过推广普通话教学,能够提高幼儿教育的覆盖面积,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能够掌握普通话,让孩子们能够掌握更加的坚实的语言技能。

新农村建设幼儿教育中普通话的作用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幼儿教育中普通话的实施意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上新的发展日程。进入十九大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增进县域经济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学前教育加速发展,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借助于互联网、社会实践等不同的路径,加速对幼儿教育的全面优化,才能够使普通话和幼儿教育的连接更加紧密。纵观当前幼儿普通话教育的发展现状,尽管多数的幼儿园都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但是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普通话的教育和推广难度依然较大,一些幼儿受身处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对于普通话的学习没有热情。严重影响着幼儿教育中普通话语言教学的实施,这也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将普通话教学贯穿其中,抓早、抓实,并将其教育推广贯穿于生活细节之中,实现对新农村幼儿教育的全面研讨。

  二、新农村建设幼儿教育中普通话的重要性

  幼儿园作为推广普通话的第一平台,是孩子们温暖、安全和自由的港湾。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普通话教学也至关重要。其存在的各项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交际。在幼儿教育阶段,他们的年龄在3——4岁之间,正是孩子们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推进幼儿普通话教育,能够让孩子具备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以此增强他们的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只有让幼儿能够掌握普通话,才能够在他们在未来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中获得无拘无束的表达,满足幼儿的各项生活需求,为提供全民语言表达能力的做出积极的贡献。

  2.成长需要。在新农村教育工作中,普通话是一张名片,不仅是幼儿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语言工具,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然而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主流之下,各种方言也根深蒂固。从整体上看,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和情感交流呈现学习高峰。对于幼儿来说,推广普通话、说好文明语,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义务。

  3.自主学习。普通话作为我们的“母语”,它是一切知识点的积累和延伸。学好普通话有利于为幼儿的学习打下基础,能够帮助幼儿在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以互通的学习词汇和语言,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增进幼儿对自身语言、文字、形态、意识的统一认识和掌握。防止幼儿出现理解、表达上的各项错误,充分表现幼儿的自身性格和辨音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幼儿教育中普通话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不但表现在文化、教育上,也表现在艺术、政治等多个领域。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开放的教育发展理念,同时代对话,以普通话助力乡村人才教育发展水平,加速农村经济文化产业振兴,始终将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将普通话推广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袁钟瑞.新中国推广普通话的历程回顾[J].汉字文化,2013(6):11-17.

  [2]潘芳.面向壮语区的普通话学习APP设计与实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6):37-40.

上一篇:浅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现状 下一篇:农村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