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5-19 09:2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到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带教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展开实验。依照以往常规带教管理模式,根据实习内容,列出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实习生的学习时间,将这种临床带教管理方式用于对照组。在对观察组实习护士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综合性带教管理模式。结果:从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护生的带教管理效果更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应加大对护生的管理力度,严格把控每一环节的教学质量,及时反馈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体系。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问题;对策

  前言: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各大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护理逐渐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首选专业。为了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除了要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外,校外的护理实习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护理实习生而言,虽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缺少护理经验,在各项护理操作上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为此,医院需要积极开展临床带教工作,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胜任护理岗位。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临床带教模式的应用起着重要性作用。在实习生临床护理带教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临床带教方案,加大对护生的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临床带教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临床医学服务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均来自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8月到院实习的护士,按照带教管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护生40例,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25岁,年龄平均值为(21.54±0.35)岁,存在大专和本科两种学历。对照组护生的平均年龄为(21.36±0.27)岁,共40例,学历类型与上一组相同,从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基本资料上来看,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带教管理模式用于对照组,选取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带教老师,按照以往常规的带教流程进行,明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护生的学习时间,等待临床带教工作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1]。

  将综合带教管理模式用于观察组。首先,注重临床带教老师的选用,为确保后期带教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带教老师应有着丰富的带教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临床带教方案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在临床带教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与护生进行沟通,了解护生的心理状况。对于护生所提出的问题,尽全力进行解答,保持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引导护士熟悉医院环境,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最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带教方式,针对护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并监督其进行改正,不断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

  1.3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护生考核后,统计护生在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两方面的考核成绩,总分值为100分。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生的临床带教满意情况展开调查,满意区间为<90分,比较满意区间为80-90分,不满意区间为>80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统计学软件为本次实验数据整理工具,(x±s)为计量单位,%为计数单位,分别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护生理论、护理操作成绩比较,观察组为94.52±3.57分、95.26±3.72分,对照组为81.25±3.14分、80.27±3.7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两组护生的总体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对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实习护士能够尽快达到护理岗位的要求,如何提高临床带教工作质量和效率成为了主要教学目标。不过,从以往的临床带教开展情况上来看,仍然存在的较多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实习生职业素质、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等内容。在当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下,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2]。在这种情况下,从事医学专业的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才不会被职场竞争所击垮。然而,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的性格偏向于自私、任性,与护理人员勇于奉献的精神所背离,加上大学教师对这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无法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学习主动性不强,无法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带教老师的角度上出发,在护理实习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教学方式的合理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性作用。不过,在现阶段临床带教工作开展中,教师的选拔环节并未得到重视,从而出现带教老师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只是让实习生帮忙打下手,并未注重护理操作上的训练。

  针对以往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进行解决。首先,在学生到院实习前,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向学生讲解护理实习的重要性,描述护理工作的大概流程,使其对护理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在护理实习阶段,医院应重视护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形象等方面的培养,培养护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此外,加大对护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力度,在护理工作中,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进行维护。为了全面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护生掌握更多的护理技能,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当中。

  在临床带教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的筛选,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带教老师的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进行评估,创建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临床带教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带教方案。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临床带教工作的效率,让实习护士不断的进步、成长[3]。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医院应给予更高的重视,加大临床带教的管理力度,合理把控教学质量,让护理实习生能够尽快胜任护理岗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范文海,邓正,冯新玮,李秀雅.护理临床带教教师软技能现状及其对带教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07):1070-1074.

  [2]仇颖,李秀丽,徐乃伟.我国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15):1796-1797.

  [3]程晓莉,姜仪,周凡蓉,左凤林,李为华.二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15-118.

上一篇: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