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5-16 11:08
摘要: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本文分析了脱贫攻坚的现状,指出了在脱贫攻坚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对策。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在脱贫攻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现状;问题;对策
近几年,在农村基层致力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打好精准脱贫翻身仗,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依靠科技支撑,深入一线,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坚持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等分类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助力脱贫攻坚[1]。
1脱贫攻坚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我国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2]。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事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脱贫要从方法路径上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要问题,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发展“五个一批”中的排头兵,要想发展快、全靠产业带,“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首当其冲,在脱贫攻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脱贫攻坚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贫困户、贫困村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存在着种种阻力。一是贫困户土地分布零散、基础设施薄弱,在产业培育上难以规模成片,也难以确保“一村一品”,集中培育优势产业。二是多数贫困户是老弱病残群体,劳动能力有限,依靠农业自主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难度较大。三是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未认识到幸福的生活是靠奋斗打拼的,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四是扶贫压力过重导致难以实现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种植业如黄桃等果树、中药材等需多年连续种植才能见效收益,畜牧养殖一般需要2~3年的发展,短期发展不能收益,致使产业到村到户项目发展没有动力。
3农业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对策
3.1超前谋划,做到布局合理
为保证产业扶贫不断深化,引导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加快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实施,争取项目实现效益目标。
3.2深入鉴别,做到精准分类
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对有劳动能力和具有参与特色种养业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分类,列入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力促自主发展;对年老体弱、智力不健全等贫困户通过带动发展、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其特色种养业资源条件、劳动力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指导帮扶。
4结语
依靠产业带、脱贫致富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不断激活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能力。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发挥带头作用。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带动贫困户发展,通过项目奖补、培育家庭农场、科技扶贫等方式,着力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努力做到户户增收有产业、人人脱贫有门路,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5参考文献
[1]邓佳.广西那坡县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2]梅杰.多元主体协同扶贫机制创新研究[D].武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8.
[3]吴昕昱,赵兴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J].河南农业,2019(1):5-6.
上一篇:浅谈运城市智慧农业建设运营 下一篇:农业价值链融资意义与创新模式探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