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27 09:37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对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数据分析法对低碳经济发展内涵和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畜牧业发展对环境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传统畜牧业向低碳畜牧业的转型过程中存在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干部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自主研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存在漏洞等瓶颈问题并从加强政策引导,增强低碳意识;加强营养调控,改进饲料加工工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对畜牧业资金扶持;加强畜禽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畜牧养殖模式等方面提出促进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畜牧业;发展模式;污染;资源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制造业污染物及汽车尾气排放也逐渐增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科学界的共识,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前所未有中国是畜牧业养殖大国,肉蛋奶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3年,我国牲畜年底达159884亿头,肉类产量8535万t,畜牧业产值达28435亿元然而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中所提及[1]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排放最少的CO2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郑新伟[2]等针对新疆畜牧业开展研究认为,畜牧业快速发展给当地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如草场退化严重,病虫害频发等王世凤[3]认为走低碳循环的畜牧业,是未来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是农业大国,地少人多,生态基础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给中国农业带来更大冲击因此,该研究从低碳经济角度出发,开展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期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畜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
1.1传统畜牧业对土壤的污染
由于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均衡,导致动物不能有效吸收氮磷化合物据报道,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养分转化率较低,氮的转化率为1279%,磷的转化率为49%[4]而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直接施用到土壤,会导致土壤硝酸盐含量增加,破坏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另外,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中添加锌铜铁等重金属添加剂,致使土壤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1.2传统畜牧业对水体的污染
畜禽粪便的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微生物有机质悬浮物质盐类及氮磷钾元素等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经过雨水冲刷流入水体进行厌氧分解,将形成面源污染同时,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为氮磷钾等元素,为海藻提供了生存原料,导致海藻等水生生物大面积泛滥例如2007江苏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污染,导致居民生活用水严重短缺,致使10万kg鱼死亡,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这次蓝藻污染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源于农业肥料畜禽粪便水产养殖的污染[5]
2低碳经济下畜牧业发展的问题
2.1环保意识欠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至2015年,我国农村人均平均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大关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由于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和受经济利益驱使,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将未经过设备处理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到河流及土壤中,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环保意识欠缺或薄弱,农村养殖业的面源及点源污染面积增多,治理形势严峻[7-8]
2.2技术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技术较少,而传统的排放技术如沼气技术和堆肥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氮素流失的问题[9-10]二是畜牧业相关研究机构及高校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不足,导致很多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被推广,市场化及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三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和设备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畜牧业相关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发展低碳畜牧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四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加工工艺落后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选择的饲料没有经过科学配比,原料及添加剂选择单一无污染利用率高的原料应用不多,饲料配方大都经过简单配比搅拌加工而成,甚至没有经过机械粉碎而粗加工的饲料被畜禽食用后,利用率较低,粪便中的氮排出量也相应增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促进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政策引导,增强畜牧业低碳意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增加对畜禽粪便及养殖场废水的治理,提高沼气的利用效率因此,应加强政策引导,增强畜牧业低碳意识一方面政府应通过电视网络杂志及报纸等媒介宣传低碳经济给畜牧业养殖带来的有利影响,并通过出台如补贴,减免税收等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低碳经济养殖模式二是建立低碳畜牧养殖示范基地,为畜牧业养殖起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征求农民养殖意见,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养殖户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3.2加强营养调控,改进饲料加工工艺
3.2.1科学选择饲料原料及配方畜禽甲烷的排放主要是动物取食之后,饲料在消化道中发酵产生的气体甲烷排放源主要来自反刍动物,通常反刍动物损失的能量约为进食总量的5%~10%在饲料配方上,首先应选择增重快排泄少消化率高对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饲料原料,有助于改善动物消化,从而减少甲烷排放其次在饲料添加剂方面,要避免使用砷制剂铜锌等重金属添加剂,可选择中草药益生素类有机微量元素类及酶制剂类等无害无污染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营养平衡,促进代谢,从而减少氮的排泄。
3.2.2改进饲料加工工艺要通过科学化精细加工技术,把饲料颗粒充分打碎,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率,同时抑制和阻碍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和微生物的活动带来的副作用此外,通过对饲料进行高温处理,使某些抗营养因子失去活性,提高粮食及饲料的可利用性[11-12]
参考文献
[1]UKEneryWhitePaperOurEneryFuture-CreatingaLowCarbanEcanemy.2003,2(12):34-37
[2]郑新伟.低碳经济下新疆生态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13,2(3):56-58
[3]王世风低碳经济下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畜禽种业,2014,4(5):23-26
[4]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69-273
[5]王腾,曹孟,王修川.循环经济建设中的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科学导刊,2008,27(3):59-62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