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1-21 08:39

  摘要: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关键词:农业科技资源错配;TFP;TFP潜在增长力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一种稳步增长的趋势[1]。2019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9.2%,但是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还较低[2]。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科技资源合理配置,而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存在目标与结构失衡[3],农业科技投资占全国科技总投资的比例不高[4-5]。财力投入结构失衡、人力资源分布失衡、科技创新信息失衡使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不优[6]。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因此,对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和整体效率的提高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7]。已有文献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一般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研究要素投入、技术或要素配置对TFP变化的影响。董明涛[8]用DEA测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技术、要素投入是主要影响因素。杨传喜等[9]运用曼奎斯特指数法对农业科研机构的配置效率进行研究,认为合理的要素配置是提高配置效率的关键。杨传喜等[10]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1996—2008年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测算,认为技术、要素投入是主要影响因素。使用DEA和SFA可以测算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不能解释配置扭曲的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Hsieh等[11]通过构建一个允许企业差异存在的垄断竞争模型,证明造成资本和劳动等要素边际产出呈现差异的扭曲会降低总量TFP。朱喜等[12]使用Hsieh模型得出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万莉丽等[13]研究不同区域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对TFP的影响。大多数现有研究从农业科技资源的投入、配置结构上分析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即使有从农业科技资源错配角度研究农业科技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仅局限于地区层面,没有测算出各地区实际TFP与有效TFP具体数值。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在Hsieh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及错配指数,测算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细分行业的农业科技资源的相对错配程度,具体测算出存在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情况下实际TFP和消除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下有效TFP具体数值以及TFP潜在增长率。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模型构建

  本研究主要借鉴Hsieh等[11]的模型分析框架,建立包含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两种资源投入的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指数模型和TFP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了不同地区、行业农业科技资源的绝对扭曲系数以及由此造成的实际TFP和有效TFP差异,得出农业科技财力、人力资源的绝对配置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借鉴Hsieh等[11]关于资源错配的研究,假设生产函数在行业间异质,在行业内部是相同的,本文研究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的扭曲程度以及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三大行业在农业科技生产过程中都投入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L、农业科技财力资源K两种要素。设行业投入的两种农业科技资源要素的错配程度分别用、来表示,则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投入价格为、。,其中、为要素在完全竞争下的价格水平。

  2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生产函数的资本指标用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来表示,劳动力指标用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来表示。劳动力价格用公式=本年应付劳务费/本年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数,根据Hsieh等[11]、朱喜等[12]的做法,将资本价格假定为0.1,即5%的折旧率和5%的实际利率。本文使用《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数和科技著作这3项产出指标并对此指标进行熵值法处理,将处理后的3项指标进行加总进而得出农业科技活动总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如表1。使用《统计年鉴》中给出的折算指数将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劳动力价格等所有的价值标量都平减为2006年不变价格。本文将全国31个省份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农业行业中的种植业、畜牧业、农垦为研究对象,由于农机化、渔业行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每年投入量小且年份之间的变动较大,对这两个行业不进行研究。

  3生产函数估计

  根据上述模型,从而确定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建立其生产函数为:(11)式(11)中,Y表示农业科技总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i表示第i个地区、行业;参数、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农业科技产出中的贡献比例

  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使用EVIEWS7.0软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对全体样本进行回归,得到农业科技资源财力投入和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的产出弹性,见表2。

  由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所有地区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都要大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此结果表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在各地区的农业科技产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而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这个要素所占比重就相对较低。(2)各地区要素产出弹性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产出弹性、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产出弹性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获得途径也变得多元化,资金可以来源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另一方面也说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力产出和财力产出的贡献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分地区估算生产函数得到不同的资本和劳动份额是有必要的。(3)种植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产出弹性大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产出弹性,表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在种植业的科技产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畜牧业、农垦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产出弹性大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产出弹性,说明在畜牧业和农垦行业中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所占比重较大。

  4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4.1分地区层面

  4.1.1各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系数计算

  得到要素产出弹性以后,可以由公式(3)、(4)、(5)估算各地区、各行业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绝对扭曲程度、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绝对扭曲程度和各地区总体扭曲指数Di。具体结果见图1、图2、图3。如图1,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绝对扭曲是表示各自的边际产出与价格的比值。当该比值小于1,表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边际产出小于其使用成本,被看作是正向扭曲,表示该资源配置不足。

  由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东部、中部、西部这3个地区的扭曲程度都是小于1,表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出现严重配置不足的现象。其中扭曲程度最高的是中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扭曲程度最低。原因在于科技体制改革使得东部地区的人才队伍的质量得到提升,人员配置结构得到优化,而中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严重不足,中部、西部地区对于科技活动人员的供给小于其需求,造成中部、西部地区由于人才的缺乏不能很好地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

  如图2,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绝对扭曲表示各自的边际产出与价格的比值。当该比值大于1时,表示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使用成本较低,存在过度配置现象,这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图2显示了各地区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差异。从错配程度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小于1,说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成本利用效率较高,存在配置不足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东部地区虽然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对于农业的投入比例较小。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在2006—2008年大于1,2008—2017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都小于1,说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2006—2008年这段期间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存在相对过剩,但自2008年之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甚至出现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现象。

  综合考虑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和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计算了各地区总体扭曲指数。如图3,中部地区总体扭曲指数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小的为东部地区。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各地区的总体扭曲指数和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各地区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是导致各地区扭曲指数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扭曲指数不断下降,说明这3个地区的总体扭曲程度呈逐年改善的趋势。而东部的资源配置扭曲指数由2006年的0.766下降到2017年的0.28且在中间年份有较大幅度下降,说明东部地区的资源扭曲改善效果较为明显;西部地区虽然资源扭曲也得到一定改善但效果没有东部明显;中部地区总体扭曲改善趋势不明显。

  4.1.2资源错配对各地区总体TFP的影响

  为进一步分析各地区资源错配对TFP的影响,其生产的TFP可由估算。由于这里的资本投入是用货币衡量的,并且是未知的,而在数据计算时暂不考虑这个系数。根据式(9)和式(10)测算出存在农业科技财力、人力资源错配农业总体的实际TFP和不存在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时农业总体的有效TFP,并计算出实际TFP和潜在TFP之间差异。

  4.2分行业分析

  4.2.1各行业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系数计算

  由图6可以看出,畜牧业和农垦业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都大于1,表示畜牧行业和农垦行业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成本使用效率较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存在闲置,应及时调整畜牧业和农垦行业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种植业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在1附近波动,除在2006—2008年这3年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大于1,其余年份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均小于1,说明在2006—2008年这3年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其余年份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总体来说各行业的资本扭曲程度还是呈改善趋势。

  4.2.2各行业资源错配对TFP影响

  图9给出了2006—2017年农业中这3个行业的实际TFP和有效TFP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种植业实际TFP和有效TFP之间差距是最小的,其次是畜牧业,农垦行业实际TFP和有效TFP之间差距是最大的,说明农垦行业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的边际产出较大,资源错配程度是最大的。主要是因为农垦行业的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扭曲程度较大致使总体扭曲程度较大,导致实际TFP严重偏离有效TFP。从侧面反映出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扭曲是引起实际TFP偏离有效TFP的主要原因。3个行业的实际TFP和有效TFP随着时间的变化处于增长的状态,但种植业、畜牧业增长趋势较为平稳,实际TFP和潜在TFP也基本稳定的距离。农垦行业在2014年实际TFP和潜在TFP差距最大,进一步说明农垦业科技资源错配处于恶化状态。实际TFP和有效TFP的差距方面,种植业和畜牧业保持相同的增长状态,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农垦业的实际TFP和有效TFP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是可以看出其差距缩小的并不明显。

  5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错配模型及错配指数,测算了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三大地区和三大行业的错配程度,由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扭曲程度以及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农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是比较严重的,且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从扭曲程度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要素错配程度较为严重,总体来说东部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也说明即使在不考虑技术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可以有效地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要素错配的因素,农业科技产出在不同地区的总量TFP都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其中中部地区的改进空间最大,最高的可以在2009年达到2.26倍,不过也可以看出资源错配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逐年改善趋势。

  (2)由于各地区农业科技人力和财力资源错配程度的差异导致相同地区不同年度和相同年度不同地区的TFP不同,所以各年各地区的TFP增长潜力也较大,其中如果可以有效地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和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扭曲,中部地区的TFP增长潜力在2006—2017年可以提高1.33~2.26倍,西部地区的TFP增长率可以提高1.20~1.52倍,东部地区在消除资源错配的情况下TFP可以增长0.44~1.23倍。

  (3)农垦行业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高,造成资金使用的成本较低,从而导致资金存在闲置,而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种植业配置中表现为相对不足。农垦和种植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扭曲程度较大,表现为严重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状况,而畜牧业在2006—2012年这段时间内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还较为均衡,但自2012年之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扭曲,农业科技人员变少。

  (4)由于各行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和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扭曲程度不同,所以各行业的TFP增长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有效消除各行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会使种植业TFP潜在增长1.21~1.55倍,畜牧业的TFP增长率会提高1.45~2.60倍,农垦行业TFP会潜在增长2.33~3.34倍。

  根据以上研究,为改善农业科技资源错配进而提高全要素增长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应该重新优化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提高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使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加强政府对农业科技资金的管理,优化资金的配置与投入,放宽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不同地区的流动性约束,提高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利用效率[15]。

  (2)深化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管理机制改革,合理分配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确保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快速增长,加快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性。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考虑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针对不同科技人员的需求给予不同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实现人力资源效益配置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效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16]。

  (3)优化农业科技财力、人力等资源在各地区间协调配置。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合适的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跨地区流动机制,适当侧重经济发展水平略低的地区,鼓励各地区间科技往来,降低各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17]。

  (4)在注意调控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数量的同时,还应该明确说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具体投入比例,根据东部、中部、西部等地区具体的经济增长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而合理的配置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种植业、畜牧业、农垦行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财力分配比例,从而降低农业科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错配程度,提高各地区、各行业的TFP潜在增长力。

  参考文献:

  [1]刘玉春,修长柏,刘志华.农业科技投入增收效应的动态检验[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4):80-83.

  [2]张琳,吴敬学,王敬华,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论坛,2014(5):149-154.

  [3]毛世平,曹志伟,吴敬学.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问题研究:兼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1):49-56.

  [4]黄季焜,胡瑞法,张林秀.农业科技投资经济[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

  [5]胡瑞法,时宽玉,崔永伟,等.农业科研投资变化及其与国际比较[J].软科学,2007(2):53-58.

  杨传喜,王修梅

上一篇: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下一篇: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结构中的影响